•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 > 资讯

玉田县正信房地产公司自述六步踏入北京朗诗投融资陷阱以警世人

2022-01-12搜狐

本就资金链断裂的玉田县正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信公司)“病急投错医”,本想找合作开发伙伴,未曾想却一步步迈进了北京朗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朗诗)设计好的投资陷阱,不仅资金未融到,还被逼上被告席,人为的为正信公司制造了三个官司,诉讼索赔二三百万元,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诉讼维权旋涡。近日,正信公司负责人宋志原用自己惨痛的融资经历向大家提醒:合作融资需谨慎,火眼金睛识妖魔!

事件背景

2014年,正信公司在河北省玉田县取得160亩的国有开发土地,在独立开发其中的60亩后,因相关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剩余待开发的100亩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为减少损失,不得不寻求有资金实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2017年5月,经人介绍,北京朗诗工作人员到正信公司联系合作开发事宜。随后,北京朗诗的副总经理史世彬、总经理徐珣先后到玉田进行了实地考察,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没成想这是正信公司恶梦的开始,正在一步步迈进北京朗读早已设计好的投融资陷井,导致公司经济重度受损,最终对簿公堂,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步陷阱:拉大旗作虎皮,骗取我方的信赖

2017年5月,经人介绍,北京朗诗工作人员来到正信公司联系合作开发事宜。随后,北京朗诗的副总经理史世彬和总经理徐珣分别到实地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上述两人向正信公司介绍了朗诗集团的企业文化、骄人的市场业绩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正信公司也把公司因资金困境无力再自己开发的现状如实相告,很坦诚的表示需找一个有资金实力的商业伙伴联合开发。北京朗诗的俩位负责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这些资金对于北京朗诗不是什么问题!

期间,正信公司也对北京朗诗进行了查询了解,了解到该公司及所属集团有多个投资项目,具备一定的投资实力,加之北京朗诗俩位负责人自信的满口承诺,使正信公司对与北京朗诗的合作充满了信赖和期待,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朗诗。

第二步陷阱:资金未到位,巧换投资方

急于达成合作的正信公司此时感觉到北京朗诗对自己的项目非常重视,正是这种错觉让正信公司善良的相信了北京朗诗。

当进入实质洽谈时,北京朗诗的徐珣和史世彬才告诉正信公司,朗诗南京总部不同意往四、五线城市投资,开发的钱要由北京朗诗下属企业北京朗诗荣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朗诗荣达)实际控人张保峰出,还说他是北京朗诗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北京朗诗的几个项目正在进行合作,资金实力很雄厚。新的投资方出乎了正信公司的意料,也曾对北京朗诗不能亲自出资现出隐忧。这时北京朗诗的徐珣和史世彬站出来打消正信公司的疑虑:“北京朗诗和张保峰是战略合作伙伴,已经合作多次了,而且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不错,张总出资不会出问题,放心吧。”后来,正信公司经与北京朗诗董事长周青、总经理徐珣、副总经理史世彬及北京朗诗荣达控制人张保峰进一步沟通后,决定由张保峰负责向正信公司有条件融资,北京朗诗在正信公司的监督授权下负责整体操盘。

正信公司本以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迈向了北京朗诗和北京朗诗荣达精心编织的投资陷阱。

第三步陷阱:乘人之危,设定苛刻合作条件

在正信公司与北京朗诗的委托开发合同洽谈到尾声时,北京朗诗先后派过几个人到正信公司接洽了一些开发前的相关事项。见到朗诗派员来了现场,更坚定了正信公司融资的信心,正是基于对朗诗集团和北京朗诗高层管理人员的高度信赖,正信公司终于签订了《房地产项目委托开发管理合同书》和《借款协议》及诸多约束正信的附件。《借款协议》约定的其中有一条借款条件是“必须由北京朗诗操盘玉田这个项目”;生效的条件是“款到三方指定帐户”。此两条内容足以说明了北京朗诗与借款方的特殊关系。

为了能够达成合作解决资金困境,正信公司不惜牺牲了很多关键权益,即使多处协议条款很是苛刻和不公平,但正信公司还是选择相信北京朗诗,硬着头皮承受下来。这个项目货值9个多亿,光服务费一项就得付出近7800万元。另外,正信公司还要向借款方张保峰支付17.65%的利息,以及赢利部分的20%分红。整个项目证、章、照共管,重大决策还要告知北京朗诗和张保峰。而且北京朗诗并不对操盘效果进行担保,如果卖的不好,还必须降价销售来还张保峰的借款,还要保证支付朗诗的操盘服务费。这样苛刻的合作一旦发生意外,就有可能让正信公司血本无归。人们会问如此苛刻的条件为什么还要答应?因为北京朗诗那张大饼画的太好了,用文字根本无法形容!

更为重要的是,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张保峰说:“这个《借款协议》暂时先用我个人的名义签订吧,待我把钱筹集好后,再用朗诗荣达(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借给正信公司。”有了朗诗集团和北京朗诗众管理人员的加持,此时的正信公司完全相信了张保峰这样的口头承诺,只要能把钱融到位、项目能正常就行。现在回顾当初张保峰为啥没有直接用朗诗荣达(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签订借款协议呢?原因就是先以荣达为㨪子让正信公司放心,因为荣达与朗诗的徐珣、史世彬都有股份,用自己的名议签就是为了起诉时撇清关系。

正是因为正信公司这种无法律底线和原则底线的不断妥协,才为日后的正信公司完全掉入陷阱埋下了巨大风险。

第四步陷阱:早有预谋,百口莫辩的确认单

正信公司寻求合作伙伴是以融到开发资金、解决公司资金困境为前提的,正是在北京朗诗承诺资金肯定能到位的情况之下,正信公司才签订了委托开发协议,答应了北京朗诗高额的收费标准和有损自身权益的条款,同时也明确了协议生效的前提,即开发资金到帐,委托开发协议生效。期间,北京朗诗还几次派人对玉田项目做尽职调查,让人感觉他们对开发此项目相当重视且充满信心。

在看似一切顺利平稳的合作进程背后却蕴藏着合作方早有预谋的风险。就在《房地产项目委托开发管理合同书》和《借款协议》签字后不久,北京朗诗周宇恒经理找到我公司的宋健,要求他在一个确认单上签字,用于和朗诗总部汇报工作计划,并强调这只是一个工作计划确认单,并不作为付款的依据,是为了应付总部走一个形式,确认单只证明北京朗诗已经拟定出了工作计划,已经把计划送达给了正信公司。在获知确认单相关意图后,正信公司的宋健为了支持周宇恒经理的工作,彼此留下一个好印像,就自作主张的在确认单上给签了字。之后,又让正信公司对项目的规划方案提意见,同样要求在意见单上签字。

正是由于对朗诗品牌的过度信任,正信公司才丧失了商业来往中的警惕性。殊不知,签署确认单的行为就是触发协议履行的一个圈套,其真实目的是要作为日后对簿公堂时,北京朗诗索取钱财的公堂证据。

第五步陷阱:越权擅行,失控的北京朗诗

《借款协议》签订后,张保峰的借款却迟迟不能到位。正信公司通过北京朗诗史世彬副总和周青董事长,要求他们催促张保峰将协议借款资金尽快到位。另正信公司没想到的是,直到一年后的2018年7月,张保峰正式通知:资金没有了,协议款项不能到位。

100亩的开发用地,又被白白耗掉了一年的时光。北京朗诗总经理徐珣、副总经理史世彬一直声称的,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向玉田项目借款融资没有问题的张保峰,却在一年后把正信公司“放鸽子”了,导致委托开发协议的履行被搁浅,将本就伤痕累累的正信公司推向了更大的困局,也丧失了与其他公司合作的良机,给正信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令人气愤和震惊的是,北京朗诗在明知委托开发协议还未生效,开发资金未到帐,正信公司无力承担各种费用支出的情况下,却仍擅自开展工作,在没有向正信公司交付任何工作成果的前提下,诱使正信公司人员在会议纪要上签字。同时,在未经正信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越权与第三方签订委托合同,其委托条件、价款也未向正信公司汇报沟通。

此时已成为待宰羔羊的正信公司才真正感觉到了危险,经过网上查证,发现徐珣、史世彬在朗诗荣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都有股份,而且还都是高管,原来张保峰和朗诗的人是一家的。

北京朗诗对张保峰有没有投资玉田项目能力心知肚明,既然明知没有投资能力,为什么还要派员来玉田做尽调?为什么还要擅自对外签订协议委托第三方开展业务?为什么还要正信公司签署确认单?一系列的疑问向正信公司扑面而来,正信公司最终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第六步陷阱:推向被告席,被强制收割

因看不到北京朗诗解决融资的希望,再次遭受巨大损失的正信公司实在拖不起了,主动给北京朗诗发了一份终止合作函,北京朗诗董事长周青对此表示理解,也对给正信公司造成的损失表示同情。

原本以为合作不成好聚好散,没想到北京朗诗却连续制造了三个官司,将正信公司推向了被告席。本已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正信公司又被搞得官司缠身,当初因信任北京朗诗而配合签署的确认单、会议纪要两个文件,原来都是合作伙伴精心谋划的起诉证据。

最终,法院判决正信公司签字的确认单能够证明委托开发管理合同已经实际履行,并视为附条件生效合同条款的变更。正信公司要支付给北京朗诗200余万元服务费以及19万元市场调研费等多项费用。

目前,正信公司与中京惠关于规划设计费的诉讼还在二审中,中京惠是北京朗诗在未经正信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招标的公司。有中京惠向北京海淀法院提交的通话录音证据为证:中京惠的人说我们根本不认识正信的人,也未与他们签订中标文件和规划设计协议,怎么去向他们要设计费?然而朗诗人员的回答就是我们有办法,你们配合我们一起起诉正信公司,向正信公司要帐。中京惠起诉规划设计费的诉讼,朗诗是第一被告,正信公司是第二被告。那么请问?第一被告与原告串通,第二被告要想胜诉会有多么的艰难?

从满怀希望的寻找合作伙伴,到被步步套路深陷官司,最终败诉支付巨额费用,正信公司从资金困境被推向了发展绝境,对合作方北京朗诗公司的万般信任却成了刺向自己的利剑,这种过山车般的商业合作彻底颠覆了一家小企业的认知。经商之道,诚信为本,而诚信的企业在商业套路和专业“讼棍”面前却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自述人:宋志原

2021年12月31日

来源 | https://www.sohu.com/a/514986023_120007234


标签:公司  北京  地产  融资  陷阱  
信息来源:搜狐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中华儿女河北资讯 - 记录时代、传递价值

地址:石家庄市师范街75号省委综合楼


Powered by OTCMS V5.90